隨著影音產業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坊間各種聽打、自動翻譯和上字幕的軟體也愈來愈普及,無論是影片創作者或是有在經營多媒體的企業都不再受到資源的限制,便能輕鬆上傳多語字幕的影片到 YouTube 或其他影音平台。
還不知道怎麼開始嗎?以下帶你了解 3 個影片字幕翻譯和上字幕的步驟。
步驟 1:聽打和切時間軸
首先,影片字幕翻譯前,必需先將口白聽打出來。
除了可以委託提供專業聽打服務的廠商或外包給自由工作者處理外,若是自行聽打,則可以嘗試使用免費的自動聽打軟體,例如:pytranscriber,不過聽打出來的逐字稿會根據該支影音的音質或講者說話是否含糊,而在準確度的表現上有很大的出入,可能不免還是需要自己挽起袖子,花時間重複校對幾次。
*補充:一般來說,在聽打逐字稿時就會把時間軸一併切分好,也能因此提升後續作業上的效率,讓譯者在翻譯時,能夠根據時間軸,迅速找到對應的影片畫面去調整成一致且貼切的翻譯;翻譯後也因為有了時間軸,上字幕也會較快速。
步驟 2:字幕翻譯
字幕在翻譯上也和一般的書面文件有截然不同的規定:
● 字數和時間限制
每行字幕的字數為配合講者的語速或時間而有所限制,一行(包含標點符號)以不超過 14~17 個全形字為原則,所以必須在符合畫面表達為前提上,去精簡譯文。
● 斷句和語序表達
因為字數上有限制,所以經常會根據不同情況,將一句話拆分成兩行或是前後句依序出現。舉字幕英翻中為例,當講者已說出英文的關鍵字眼時,中文對應的關鍵字一般來說會因為習慣用法而放在下一句,這時不僅是斷句的技巧會影響觀看體驗,翻譯上也需要用點創意,盡可能去符合原本英文口語表達的順序,但也不會讓翻譯後的中文讀起來彆扭。
● 本土化與改編
在口語上經常會有許多因文化的不同而出現的「本土化」用法,例如有一幕畫面,講者可能皺著眉頭說:”It smells bad!”,那中文就可以翻成「有哈味!」去引發觀眾群的共鳴,同時也能達到笑果,因此字幕翻譯只要能符合當下畫面傳遞的情境和風格,適當的超譯或改編是可行的。
步驟 3:字幕格式與上字幕
學習上字幕的方法前,我們先從大方向了解一下字幕的格式。若廣義區分,字幕一般分為兩種:一為 CC 字幕(Close Caption),一為 OC 字幕(Open Caption)。
● CC 字幕(Close Caption)
CC 字幕應該是最常聽到的上字幕方式,這種字幕的優點是可以隨時打開或關閉顯示,也可以切換不同語系的字幕(前提是有翻譯成不同語種的譯文)。舉凡一般電腦的影片播放程式,或是像 YouTube 平台,都支援掛載 CC 字幕在影片上,而 CC 字幕最常見的字幕格式是 srt 檔,srt 檔則可以用 Word 或是小文件程式開啟去閱覽內容。
● OC 字幕(Open Caption)
OC 字幕口語上經常會用「畫面字」、「字卡」去稱呼,這和 CC 字幕最大的不同就是你關不掉,像是直接烙印在畫面上的感覺一樣,但他能做的文字特效或花樣就比較多,基本上已經可以算是影片後製的一種。如果影片已經上傳到網路上,但想要新增或修改畫面字的話,就只能修改後再重新匯出影片並上傳一次囉!
● 自動上字幕
舉 YouTube 為例,YouTube 本身就有「自動產生的字幕」的功能,這是 AI 學習演算法自動產生的字幕,對於不在意品質的人來說,它確實可以協助你達到理想中的一鍵完成,不過如果字幕成品真的很糟糕,可能還是需要花時間進行人工校正。
● 手動上字幕
手動上字幕的話,能使用的軟體就有百百種,包括 ARCTIME、Aegisub、Premiere、After Effects 等,根據不同的字幕格式選擇最擅長的軟體使用即可,基本上愈難上手的,它可以玩的花樣就愈多。
CC 字幕好,還是 OC 字幕好?
不一定,主要還是根據想呈現的形式或可行度去決定。
由於 CC 字幕可以由閱覽者自行簡單調整文字大小或顏色,甚至有蠻大一部分的人沒有打開字幕的習慣,或是根本沒意識到這支影片有掛載 CC 字幕,反而讓初次的觀影體驗打了折扣,導致資訊沒有如實傳達。
所以常見的企業委託會是將口白上 OC 字幕,如客戶有需求,視情況也會上非口白的畫面字,並且配合調整成喜歡的樣式,確保整體風格和質感一致。
元年翻譯除了聽打與翻譯有專人協助之外,考量到為了不讓觀眾眼睛太忙碌,要一邊欣賞畫面又要緊緊盯著下方字幕,我們還可以協助將影片上既有的畫面字(OC 字幕)後製成目標語言,讓大家可以更加放鬆地享受影片內容,專注在客戶想要傳遞的資訊本身,感官體驗也會更上一層樓。
不過既有畫面字的語言抽換是否可以處理,仍需要提供影片給我們根據實際狀況進行可行性的評估。